在人与宠物和谐共处的当下,宠物伤人事件却时有发生。当宠物咬伤他人,其饲养人或管理人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,这不仅关乎受害者的权益保障,也对规范宠物饲养行为、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意义重大。
那么,宠物咬伤他人,主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?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侵权责任编规定,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,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赔偿范围涵盖受害者的医疗费、护理费、交通费、营养费、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。若因伤误工,还需赔偿误工费;造成残疾的,要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;导致死亡的,则需承担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。
不过,法律也规定了责任减轻或免除的特殊情形。若受害者故意造成损害,如故意挑逗、激怒宠物,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不承担或减轻责任。但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重大过失造成的,仅可适当减轻责任。
各地为规范宠物饲养,保障公共安全,制定了相应的宠物管理法规。若饲养人违反规定,如未给宠物办理登记、免疫手续,遛狗不拴绳、不清理粪便等,导致宠物咬伤他人,可能面临行政处罚。处罚形式包括警告、罚款、没收宠物等。
当宠物伤人行为情节恶劣、后果严重,饲养人或管理人可能构成犯罪,承担刑事责任。若饲养人明知宠物具有攻击性、危险性,却故意放任或指使宠物攻击他人,致人重伤、死亡的,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。若因过失导致宠物咬人致人重伤、死亡,如未对危险宠物采取有效管理措施,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。
宠物咬伤他人,饲养人或管理人需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。为避免此类纠纷,饲养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文明饲养宠物,加强对宠物的看管与约束,共同营造安全、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