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洲律师事务所|校园霸凌不是玩笑!这些法律红线一碰就“炸”

发布时间:2025-03-24人气:1

近年来,校园霸凌事件频发:辱骂、围殴、拍裸照、网络暴力……施暴者或许觉得只是“开个玩笑”,但受害者的人生轨迹可能因此被彻底改变。今天,我们必须严肃探讨:校园霸凌,到底触犯了哪些法律?

 

一、民事侵权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规定,校园霸凌属于侵权行为,需承担以下责任:

停止侵害、消除影响:施暴者需公开道歉,删除侮辱性内容;

赔偿损失:包括医疗费、精神损害赔偿(最高可达数万元);

家长连带责任:若施暴者为未成年人,父母需共同承担赔偿责任。

34.jpg 

二、治安管理处罚

若霸凌行为涉及肢体暴力、恐吓或公然侮辱,可能触犯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:

殴打他人:处5-10日拘留,并处200-500元罚款;

发送侮辱信息: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;

结伙斗殴:情节严重者,可处10-15日拘留。

三、霸凌者可能被判刑!

校园霸凌若造成严重后果,可能构成以下罪名:

 

故意伤害罪(《刑法》第234条):致人轻伤以上,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;

侮辱罪/诽谤罪(《刑法》第246条):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,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;

强制猥亵罪(《刑法》第237条):触碰他人身体敏感部位,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;

抢劫罪/敲诈勒索罪:以暴力威胁索要财物,最高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
36.jpg

四、失职者也要追责

根据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规定

 

学校需建立防欺凌制度,未及时制止或处理的,教育部门可责令整改、通报批评;

教师若漠视霸凌行为,可能构成“不作为”,面临行政处分。


 31.jpg

五、如何应对校园霸凌?

给学生的建议:

保留证据:录音、拍照、保存聊天记录;

立即求助:向家长、老师或警方报告;

拒绝沉默:越隐忍,施暴者越猖狂。

 

给家长的建议:

关注孩子情绪变化,发现异常及时沟通;

必要时委托律师,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
 

给学校的建议:

开展防欺凌教育,设立匿名举报渠道;

对施暴者严肃处理,对受害者心理干预。

结语:拒绝霸凌,需要全社会亮剑!

 

校园霸凌绝非“小事”,每一次纵容都是对恶的妥协。唯有法律亮剑、学校尽责、家长重视、学生勇敢,才能共同守护青春的安全底线。
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标签:全部

网友评论

管理员

该内容暂无评论

美国网友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5604516258

微信咨询
五洲律师事务所官网
返回顶部